登录 | 注册
中华燕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燕氏论坛 >> 家谱字辈 >> 浏览主题 版主:燕十七
 
 燕氏文化   女性风采   站长信箱   信息之窗   寻根问祖   企业平台   会员   公告   家谱字辈   古今名流   七嘴八舌   功德簿  全部分类
  主 题: 江西省南昌县幽兰古塘燕村历代世系 已阅:2440 / 回复:0(楼主)

【远祖侯爵凰,近祖太尉肃】是古塘燕村显赫的历史渊源。远祖燕凤,字王童,东晋十六国时(公元?-428)的代国人。阅览经史,授代国的左长史。公元37 6年,代国内乱,代王被杀国破,逃往前秦国,后护送代王孙子拓跋珪复国,建立北魏国政权。辅佐三朝,赐爵平舒侯,加镇远将军。儿子名立,袭侯爵,官至散骑常侍、平远将军。孙子名元孙,袭侯爵,官至博陵太守。曾孙世宗,袭侯爵。
古塘燕氏先祖自宋、元、明、清以来历代门阀。按《族谱》记载:
一世祖为北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赠太尉肃公。根据史料记载:祖燕肃,字穆之,山东青州益都人。举族随父.峻公迁居曹州。祖萧少孤贫,游学。举进士,历官知考城县,通判河南府。召为监察每,乏.知河南府,于是寓居河南之考城。
累进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
    【祖任右丞忠宰相,宗分总管五诸侯】是古塘燕氏南渡江西发祥的荣耀辉煌。
    四世伯祖赐端明殿学士瑛,字仁叔,萧公曾孙,以荫为瑕丘尉。累连进直龙图阁,拜户部侍郎。宋朝宗赐书“仁人义士之家”以表之,为户部尚书。宋朝靖康初年(112 6年),以
龙图阁学士,知河阳。金兵入寇开封,没有防备,瑛不能御,为乱兵所害,年五十。建炎初年赐端明殿学士。
    四世祖阁门宣赞舍人玟,端明殿学士伯祖瑛之胞弟,金兵寇开封,伴随宋高宗南渡,定居九江庐山下,是为江西燕氏始迁祖。
    五世祖刑部郎中思谦,辞官归隐,徙居永修燕坊。
    六世祖仲俊,隐居不仕。
    七世祖森,字伯严 ,仲俊公长子,以才学名誉乡闾,被时任南康(星子县)知军朱熹发现,辟荐为户部主事知政,后辞官归隐。
    八世祖永州通判燮,字震亨,户部主事公长子,贡元出身。
    九世祖岳州榷茶分司宗沐,字中夫,永州通判公长子。
    十世祖湖广右丞公楠,字国材,岳州榷茶分司公长子。南宋末年,官于赣州通判。南宋朝国亡,仕政于元朝,累官河南右丞,迁湖广右丞,元朝大德六年正月初四日薨于任上,是年六十二岁。至今,为了祭奠公楠公之祭日,古塘燕村仍然保持正月初四日不拜年的习俗。右丞公有子六人,开始分宗立派:三子壁,号叠山,朝列谏议大夫。四子琦,号清山,武冈路总管。五子珙,号道山,南康路总管。六子亟,号秋山。
    十一世祖璋,号北山,元赐名:赤不花,右丞公长子,镇江路总管。子孙分派为:民户。有子三人。
    十一世叔祖琳,号二山,右丞公次子,松江府知府。子孙分派为:军户。
    十二世祖兰溪,璋公长子,平阳州州判。有子三人。
    十三世祖伯祥,州判公长子,时遇红巾军起义,不愿仕途
乐归田犁。从燕坊徙居军山,一子。
    十四世祖均寿,伯祥公子,遇红巾军乱,与军户琳公的曾孙均文公等人逃难到奉新。明朝初定,才敢回家复业。有子三人。
    十五世祖量,字景春,均寿公长子,勤于田力,立家兴业,有子五人。
    十六世祖湘,字有道,景春公五子,分徙军山庙前。有子二人。
    十七世祖钏,有道公次子,由军山庙前徙居南垄。有子七人。
    十八世祖伋,字公俊,钏公次子,有子三人,明朝弘治年间与次子一起迁居南昌县幽兰镇古塘,为古塘燕村始迁祖。
    十九世伯祖天民,字得昌,伋公长子,携子纯从南垄徙居湖北武穴。
    十九世祖天祯,字献德,伋公次子,明朝弘治年间同父一起迁居南昌县幽兰镇古塘建村。有子三人。    二十世伯祖缘,字拱楠,天祯公长子,携二子元庆、元和回徙永修夏庄。
    二十世祖紸,字拱受,天祯公次子,有子四人。实际上古塘燕氏均为紸公的后裔。
    按《古塘燕氏支谱》记载: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有燕伋祖同次子天祯公从建昌府军山之南垅徙居到南昌县幽兰镇古塘边建村,故名:古塘燕村。从假公至现在已繁衍了18代。全村仍按照祖居地【尧瞬京师大,龙楼凤阁高。万民增望远,仁政德恩洪】的字辈取谱名,体现全族上下,不忘祖根,饮泉思源的信念。


          江西谱牒协会会员、三十二世裔孙婿李华林书
                      二O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作者:ycdt (2011/4/5 8:03:31)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9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9)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燕氏论坛  执行时间:265.6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燕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