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燕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燕氏论坛 >> 燕氏文化 >> 浏览主题 版主:ycdt(燕飞)
 
 燕氏文化   女性风采   站长信箱   信息之窗   寻根问祖   企业平台   会员   公告   家谱字辈   古今名流   七嘴八舌   功德簿  全部分类
  主 题: 《燕国、燕氏、燕姓》探讨(13)——东胡其事 已阅:2148 / 回复:0(楼主)

第十三回   东胡其事
              编者: hbyc燕飞 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东胡从有史记载以来,是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强盛一时的北方民族;是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包括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早在商朝(约公元前十六至公元前十一世纪),就有东胡的活动记载。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在春秋战国时,主要活动在当时燕国(在今北京一带)的北部和东北部,也就是今西辽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由于燕国与东胡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因此本人认为了解一下他们的历史很有必要。
    关于东胡的历史,根据考古人员在东北地区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遗址的发现,主要从二方面的遗址内容得到了体现。
    一是从出土的兵器体现东胡的历史:(1)老哈河流域遗址中的兵器多为青铜制品,说明了东胡处于青铜时代,其中出土的双侧曲刃青铜短剑,与中原地区铜制形制完全不同,它具有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具有典型特征的东胡早期遗物。(2)辽宁朝阳十二台子出土的铜饰具和人面形铜饰牌,也同样被认为是具有典型特征的东胡早期遗物。(3)1958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南山根出土了一批铜器,其中最具特征的青铜短剑,双侧曲刃的特点虽仍然保存,但有的刃部已成直线型,而匈奴的剑,刃部一般都是直线型的,这说明东胡早期文化逐渐受到匈奴文化影响。
    二是从随葬物等物件来反映东胡的历史:(1)从出土的猪、狗、羊、马、鹿、兔等动物骨骼来看,说明当时东胡的畜牧业很发达,而且还兼狩猎。(2)从出土的农业工具有石锄、石铲等来看,说明当时的农业也有所发展,但在社会经济中未必占有重要的地位。(3)从东胡活动地区出土的战国时代各国的货币来看,说明东胡与中原的经济联系较多。
    东胡因位于匈奴之东而得名。《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称春秋时期“燕北有东胡”,《史记》卷129《货殖列传》也说战国时期的燕“东北边胡”。燕国与东胡的接触地带,大约在今滦河、燕山以北,西拉木伦河及其迤北的丘陵地带,东部不过医巫闾山。从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文物看,在燕北长城沿线及其附近地带,燕文化的遗存下面,叠压着与夏家店上层文化交错存在的曲刃式青铜短剑为代表的文化遗存。这说明,在战国燕势力到达这一地区之前,燕北长城沿线及其附近地带曾长期是东胡人聚居之地。      
    燕国与东胡有着长期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这一点虽不见载于史籍,却可以从东胡的文化遗物带有燕文化的成分看出。进入战国时期之后,东胡势力逐步获得发展,军事实力渐增,成为北方草原上的强大民族。
    东胡崛起对中原地区北部缘边的燕、赵、秦诸国形成直接的威胁,他们除了西侵匈奴之外,也时常南下寇扰燕、赵、秦边民。而燕国更是首当其冲,如《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胡人袭燕楼烦数县,取其牛马”。此时的燕国为防止东胡之侵扰,采用了两个措施:一是利用东胡对秦开的信任,遣贤将秦开“为质于胡”,暂时对东胡采取防御为主的战略;二是燕文公重新迁都至临易(这是本人之推测,没有史书记载)。之所以这样推测是因为这两件事情年代很近,尽管如此联系起来好像有些牵强附会。但是燕文公在位徙易,有史可查,《水经注》卷11《易水》称:“易水又东迳易县故城南,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也”。
    由于东胡的崛起,燕国遣贤将秦开“为质于胡”,麻痹了东胡,因此也为后来“燕国大败东胡”创造了有利条件。
    燕文公迁都临易古贤村(前文已叙)以后,没有多久,又复迁蓟城。公元前322年易王继位,翌年燕国在中山“五国相王”活动中称王。两年后,易王卒,儿子哙继位。燕王哙在他即位的第三年,即公元前318年,作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大事,几乎让燕国遭受灭顶之灾。请看下集《燕王哙禅让》。


作者:ycdt (2010/2/5 14:27:30)   回复此贴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13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13)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燕氏论坛  执行时间:187.5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燕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