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燕氏的郡望与堂号

    中华燕氏网 2020年6月23日 宜昌燕飞


    笔者宜昌燕飞:未经本人许可,不得转载,内容仅供参考。

    一、郡望即地望、郡姓。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地望,即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指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并以此而别于其他的同姓族人。郡姓,一郡的大姓望族。《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众议 薛氏 为 河东 茂族。帝曰:‘薛氏,蜀也,岂可入郡姓!’”胡三省 注:“郡姓者,郡之大姓、著姓也。今百氏郡望,盖始於此。”

    据《姓氏考略》和《播州燕邵族谱》记载:燕氏望出上谷、范阳。

    1、上谷郡:上谷郡始建于战国燕昭王姬平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郡治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小南辛堡镇大古城村北沮阳遗址,因建在大山谷上边而得名。上谷郡是燕国北疆西部第一郡,上谷郡为燕国北长城的起点。北以燕山屏障沙漠,南拥军都俯视中原,东扼居庸锁钥之险,西有小五台山与代郡毗邻,汇桑干、洋河、永定、妫河四河之水,踞桑洋盆地之川。所辖范围大致包括今张家口市怀来县、宣化、涿鹿县、赤城县、沽源县以及北京延庆县等地。秦灭赵后置上谷郡,郡邑在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

    2、范阳郡:三国魏改涿郡为范阳郡。“范阳”,春秋、战国为燕涿邑。秦为上谷郡地,汉置涿郡。三国魏皇初七年改为范阳郡,晋武帝改为范阳国,北朝魏又为范阳郡,隋废。唐降为范阳县,属幽州(天宝初改幽州总管府为范阳郡,署大都督府,治所在蓟县,辖境相当今大兴、宛平、昌平、房山、安次宝坻等县之地)。代宗大历中又于县东置涿州。明以范阳郡省入,明清借属顺天府。1913年改为涿县(今为涿州市),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

    二、“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
    堂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堂号与姓氏的地望相关,或以其姓氏的发祥祖地,或以其声名显赫的郡望所在,作为堂号,亦称“郡号”或总堂号。狭义的堂号,也称自立堂号。在同一姓氏之间,除广义的郡号之外,往往以先世之德望、功业、科第、文字或祥瑞典故,自立堂号。
    燕氏堂号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范阳堂”是以地域命名的堂号,因范阳(今北京市西南)是燕氏的发祥祖地。而燕氏的另一堂号《招贤堂》则是以祖上的功业勋绩为堂号,即战国时燕昭王要振兴燕国,就以优厚的待遇向天下招贤。许多贤士从四面八方奔赴燕国,燕国于是得到振兴。

    依据最新资料的综合考析,以《招贤》为堂号的是第二任燕侯旨世袭王位至燕昭王之后裔,本支有易或改鄢、召、鞠、易、王、黄、焉姓者,北宋燕肃、燕文贵属本支后裔。以《范阳》为堂号的是第一任燕侯克居丰镐召邑至燕氏伋公之后裔,本支主流为燕和鄢,唐宋时(鄢)燧武、燕达属本支后裔。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