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伋传说”之神鸽传信

    中华燕氏网 2019年12月1日 蔺东学


    很多人不知道,燕伋在裴家台台教书的时候,因为思念老师孔子,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创造,那就是利用鸽子给老师孔子传信,竟然还把信传到了。孔子还给他复信一封,这使他第三次到了鲁国。这真是太神奇了。

燕伋在裴家台台教书的时候,已经40多岁了。当时人们的寿数比较短,这样的年龄可以算作老人了。人常说,人老怀旧。燕伋在教书之余,十分想念老师。他就到学校窑洞上边,天天撩土筑台,日日举首瞭望,思师之情有所缓解。但毕竟山高路远,还是没法见到他的老师。但燕伋不是一个普通人,因为他的老师是有名的孔子,所以,他的智商还是很高的,最后竟然跟老师短时间联系上了。他是用什么办法联系上老师的,这里有一个传说。

    据传,燕伋绘画的本事非常好。他常常在晌午饭后,坐在学校窑洞的外边,用树枝或右手指头画画,画千河的美景,画同学颜回、子贡等人的肖像,画的最多的是孔子的肖像和孔子教学的场景。燕伋的学生和周围的村民,对他画画的技巧很是惊讶,纷纷称赞。越来越多的人在他绘画的时候,都围拢在他的周围,看他娴熟的作品。燕伋这时候,总是很高兴,让大家欣赏孔子的形象,给大家讲解老师的故事。就连周围的鸟儿们也凑上来,也是叽叽喳喳的,站在旁边的槐树上一边观,一边听,真是一派热闹的景象。

    这些鸟儿中间,有一对灰色的鸽子夫妇,更是观看燕伋画画的常客。有一天,燕伋在学生们放学后,照常撩了一些土,倒在望鲁台上,举起右手,搭在眼睛上方,向鲁国方向眺望。这时候,这对鸽子竟然飞过来,一个站在燕伋的左肩膀,一个站在燕伋的右肩膀,好像要跟燕伋说话。燕伋感到很好奇,就同时伸出两只手,去捉这两个鸽子,这两个鸽子竟然没有飞走,乖乖地站在燕伋的两个掌心。燕伋觉得这是一对神鸽,就把他们带到学校里。燕伋的儿子燕策正好来看父亲,发现父亲手里的这两个鸽子,非常喜欢,就在父亲住的窑洞里掏了一个窝,铺上了一些麦草,把两个鸽子放进里边。这两个鸽子用四个爪子刨了几刨,就安静了下来。燕策告诉父亲,家里最近有点忙,母亲过一段时间来看望父亲,给他做饭,洗衣。暂时,先让两个鸟儿给父亲做伴。燕伋十分高兴,有两个鸟儿与自己为伍,倒也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从此,这两个鸟儿就与燕伋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燕伋在上课的时候,他们就在周围追逐嬉闹,展翅飞翔。燕伋吃饭的时候,他们两个就在燕伋的周围唱歌,蹦蹦跳跳。燕伋撩土上坡的时候,他们就陪伴在左右,齐声呐喊,好像给疲惫的燕伋助力似的。燕伋在望鲁台上向东瞭望的时候,他们两个会努力向前飞去,不久再飞回来,落在燕伋的肩膀上休息。燕伋觉得两个鸽子越来越像两个懂事的孩子,它们似乎想为自己做些什么。他也爱这两个鸽子,常常会捉一些小虫子给他们吃,在冬季,把他们放在温暖的土炕上,让他们别受凉。在燕伋的精心伺候下,这对鸽子有了自己的儿女,成了六口的大家庭。燕伋为此,给鸽子们在自己住的窑洞里又做了两个柔软的新窝。鸽子夫妇十分感激燕伋对他们一家人的照顾。在燕伋教书之余常常带子女们陪伴在燕伋周围,仔细观察燕伋画的孔子画像、孔子教书的场景。燕伋在望鲁台向东瞭望的时候,他们判断出了准确的方向。他们想,这个方向,一定是画中人物所出现的方向。

    一天晚上,燕早早入睡,他梦见有几只神鸟带着他写的信,来到了曲阜,把信交给了孔子,孔子看着信,乐呵呵地笑着,大声叫喊着自己的名字。突然,燕伋醒来了,他相信这是神启示他用鸽子带信给孔子。他赶紧点亮了油灯,提起毛笔在竹简上给孔子写下了如下的话语:“吾乃燕伋,思夫子心切,筑台望鲁。鸽怜之,乃助吾,以信附之,不知可达否?”信虽写好了,到底让鸽子如何送信,让他伤起了脑筋。信写在竹简上,柔弱的鸽子是如何也不能送达的,因为竹简太重了。这时候,他想到用葛布,这东西比较轻,如果把字弄在上边,鸽子能够带得动。但用毛笔在布上写,字迹会不清晰。最后,他想,若用线在布上绣字,既不太增加重量,字迹就会清晰。

    第二天早晨,学生们陆续来到了学校。燕伋走进教室,扫视了一遍学生,走到两个身体健壮的学生身边,对他们说,“今天,老师麻烦你们到燕家山去一趟,把我儿子燕策的母亲领到学校里来。你们愿意吗?”这两个学生十分愿意,回家告诉了双方的父母后,便匆匆上路了。到天黑时,燕伋的妻子就来到了学校。燕伋破天荒地亲自做饭,把妻子和两位学生管待了一顿。

    晚上,燕伋告诉妻子,他给孔子写了一封信,要妻子把信的内容用线绣在布上,最后让鸽子送给孔子。妻子欣然表示同意。燕伋出门,买来一尺五寸葛布和几束红线,交给妻子。他的妻子白天黑夜,不停飞针走线,在布上绣字。说起燕伋的妻子,他可是方圆几百里有名的巧媳妇,针织手艺十分的高强。虽说她已经跨过不惑之年,但做的针线活,胜过当地的年轻女人。她这次绣的字,一针一线甚是工整,字虽不大,但字迹匀称,刚劲有力,表现出了秦人的风格。

    燕伋妻子绣字的时候,燕伋继续在地上画孔子的像和孔子教书的地方,这六只鸽子不离左右,在旁边飞来飞去,左看看,右看看,叽叽喳喳,似乎有说不完的高兴。有一天刚刚黎明,燕伋将这些绣有字的布轻轻裁成四段,第一段缠在鸽子父亲的左足上,第二段缠在鸽子母亲的左足上,第三段和第四段分别缠在鸽子的大儿子和大女儿的左足上,最后由燕伋的妻子统一用线收口缝起来。燕伋拿出几大把小米,再放一些小虫子和水,六只鸽子主动围过来,很快把东西吃光了,把水喝尽了。燕伋象一个驯兽师一样,对鸽子们说,“今天给你们派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把信送给孔老夫子,就是我常常画的那个人,你们明白了吗?地方就是东方的鲁国曲阜。”他边说,边给鸽子们指着孔子的画像。鸽子们叽叽喳喳的,点着头,似乎是明白了。

    燕伋和夫人,焚香祭拜了天神和孔子,然后在学校外边衣襟撩土,上过一道斜坡,再走上高高的望鲁台,燕伋和妻子的右手上各是鸽子的父母,他们的肩膀上均是四个子女鸽子。燕伋严肃地说,“燕伋祝你们一路顺风,完成使命,启程”。六只鸽子成队形出发,父母鸽子在前,四只儿女鸽子在后,直冲云霄,很快消失在东方的鲁国方向。飞了四天之后,鸽子们终于来到了曲阜。

    在一个很大的院子里,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声音特别清晰。鸽子们盘桓了很久,终于,有一个长白胡子老者,正如燕伋所画,在一伙年轻人的簇拥下,从一个大的教室走了出来。父母鸽子再三辨认,正是家主燕伋所画之人,便俯冲而下,停在那人身前七八米处。任人行走,也不飞离。有一个学生感到奇怪,凑到前面去看,发现四只鸽子腿上均有布条缠裹,急速向孔子报告。

    孔子示意让这个学生看看,这些鸟怎么了,是受伤了,还是怎的?这些鸽子不仅不怯生,还向这个学生继续走来,边走边用嘴啄腿上的布条,好像有很多话要给人说。另外又上去了三人,将四个足上缠有布条的鸽子拿在手上,发现是用线缝上去的。孔子说,“这些鸽子来得蹊跷,你们把布取开看看,到底有什么秘密啊?”孔子的学生将鸽子腿上的白布取下来,发现都有字,字是红线绣上去的,合起来竟然是完整的信件。大家感到好奇,将其交给孔子。孔子读道,“吾乃燕伋,思夫子心切,筑台望鲁。鸽怜之,乃助吾。以信缠其足,不知可达否?望夫子安康!”孔子读完,流下两行热泪,向大家介绍,“这是我的弟子西秦燕伋写来的信啊!”大家不约而同地说,“他就是您常说的那个铁扁担燕伋啊,派鸽传信,真是太聪明了”。

    孔子让人好好招待这伙鸽子信使,他还要鸽子们给燕伋带信呢。转眼已经休息了几天,鸽子们叽叽喳喳不停,啄墙,碰窗,心情越来越烦躁。学生将这一情况及时向孔子报告,大家猜想,这些信使们大概想回家了。

孔子最近心情不好,一来儿子孔鲤病重,卧炕不起,一来想念燕伋。他说了7个字,让人抄录下来,做为给燕伋复信的内容,“孔鲤病笃,望速归”。他要手下依旧用布绣字,缠在两个鸽子的腿上。放飞信鸽那天,孔子亲自到场观看,他只觉得,燕伋在自己身边求学时,经常担着沉重的书籍,他与之交流太少,甚感后悔。鸽子们向西飞去了,他的目光追随着天空中鸽子越来越小的身影,他急切地盼着,他们把信送到燕伋的手里,让燕伋早日回到鲁国,报告西秦的情况。自己年龄也大了,时日不多了,再迟,恐怕就再也见不到燕伋了。

    五天过后,六个信鸽安全回到了西秦的裴家台台,燕伋正好放学,往自己住的窑洞走着。信鸽们哗啦啦的扑向他,把他吓了一跳,有的站在他的头上,有的站在他的肩膀上,有的还绕着他盘桓。他急切看他们的腿上,只有两个足上有布,不象是他制作的。他剥开来看,竟然是恩师的回信,他眼里的泪水扑簌簌地流下来了,自己日思夜想的老师给他回信了,让他赶快到鲁国去。他太激动了,他想在这个学校的大门口大声吆喝,吼几句秦腔。自己这个年龄,还有伟大的老师在想着自己,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进到窑洞,燕伋夫人很疑惑地看着他脸上的泪珠。燕伋告诉妻子,“鸽子把信送到了,孔子要我到鲁国去,后天,我就准备启程。你把这些鸽子好好喂喂,他们可是功臣呀!”妻子说,“你不能晚一点去吗?”燕伋说,“不行啊,老师的儿子孔鲤病得很厉害,况且老师年龄也大了,我得去安慰安慰他。他年纪也大了。”

    第二天,燕伋安排自己早期的一位学生代课,让他把课教好,把学生管理好,也把鸽子保护好。随后,将妻子送回到故乡——燕家山。第三天一大早,燕伋与妻子告别,骑着家中的一匹马,带上一些吃喝,第三走上了去鲁国的道路。燕伋这时已经58岁。他这次到鲁国,归根结底,是信鸽的功劳,他走了一路,想了一路,如果没有信鸽给老师传信,老师也就不会给自己传信。他就不会知道孔鲤病重的消息,也不会千里迢迢去看老师。什么叫心诚则灵,这就叫心诚则灵,自己把鸟鸟感动了,让鸟鸟们办了人办不到的事情。到鲁国时,孔鲤已经去世了,孔子也体弱多病。燕伋一方面安慰老师,一方面跟着老师继续学习。

    4年后,孔子去世,享年73岁。燕伋和同学们悲不自禁,含泪为老师守孝3年,一起整理编辑了《论语》等孔子的著作。守孝期满后,身心疲惫的燕伋骑着那匹老马,怀念着那些信鸽,回到了故乡——燕家山。第二年,燕伋溘然逝世,享年66岁。

   讲述人:蔺东学68岁 千阳县退休教师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