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山传说之燕氏祖母

    中华燕氏网 2018年10月20日 燕顺发


一、贤慧好客燕祖母

   相传在美丽的水西(今黔西县城)北二十余里的樱桃村,流传出一个神奇的故事——屯山传说。
话说:屯山前面两河相汇,宛如双龙抢宝;三边雄山相抱,宛如狮虎相争,此乃宝地也。曾有

多位风水高人常来这里探密,想必是寻一宝地罢了!有曰:屯山脚下有一户燕姓人家,家境虽不殷实,但有一燕母蒋氏(二代祖)心慧贤淑,待人可好,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熟知称赞。
   蒋氏(二代祖)出生清朝初年,其父行医。所以祖母也精通医术之道,方圆十里的人也常来就医,祖母都不收病人的钱,久而久之便成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邻里邻外的人们途经屯山时,都喜欢到祖母家做客,祖母对人很热情。

   有一次,来了两个外地人,他们经过祖母家门口时,上门要点水喝,祖母见状,很客气地招呼

位,还请二位客人到家里歇歇。他们见主人如此客气,心里很高兴,都称赞了祖母是个大好人。从那以后,他们每次路过屯山,都少不了到祖母家坐一坐,歇一歇。

二、三祖母巧遇蒿枝生根

   燕氏祖母(一个三代祖母)去屯山闲游,突然听到有人在山腰嘀嘀咕咕说过不停。祖母觉得好奇,便前去一看,原来是穿着道装的一老一少,他们正在屯山半山腰林子里相互争论,不停地用手脚指画着,好像在说些什么神奇的事。那老的说:“是在上面的一屯土。”那少的又抢着说:“是在下面的一屯土。”他们相互重复了几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难辩是非。突然,那老道长想出一办法:“我们各折一根蒿枝,分别插在上下两屯土地里,等到三天后来看,如果谁插的蒿枝生了根,就说明谁说的准。”年轻人一听,竖起拇指表示赞同。于是他们分别将蒿枝插在自己所说的屯地里,然后轻轻悄悄地离开了。

   三祖母躲在一旁看着,越听越觉得有些古怪,心里牢记了那两人插蒿枝的位置,真想在今后看看他们作出什么名堂来。两天过去了,三祖母提前去探个究竟,她拨出下面一屯土的蒿枝一看,没有什么异常,于是她又拔出上面一屯地里的蒿枝,这时,她惊奇地发现——那根蒿枝果然生了根,且枝叶新鲜。祖母心想,这里面一定有玄机,于是她把生根的蒿枝位置作了个记号,并将那两根蒿枝互换了位置。然后一个人悄悄离开了。
   第三天清早,那两个道人果真又来到了屯山,他们轻悄悄走到插蒿枝的地方。年轻人抢先走到下面一屯地里,拔出了自己插的蒿枝,高兴得跳了起来,连声叫道:“生根了——生根了!”老的一个不慌不忙地走到他的上面一屯地里,轻轻拔出他的蒿枝,一看,果然没有生根。年轻人叫道“就是嘛,就是嘛!我说就是我的对!那老人忙伸出一个手指说:“嘘!嘘!嘘!”随后,他捋捋胡子笑着说:“不错,此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于是他们在下面一屯土里蒿枝生根的位置作了记号后,耳语了几句之后便悄然离开了。

三、老师傅恰逢救命神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话说又一年秋天,秋风萧瑟,夕阳西下,倦鸟归时,一年轻人背着一位须发苍白的老道闯进燕氏家中,急匆匆地说:“救救我师傅,救救我师傅!”祖母(二祖母)一看,那老人已经昏迷不醒——但从眉宇间可看出,他正是前几年常来屯山的老少道人。祖母忙上前查看,为师傅把脉。足有一分钟后,祖母告诉年轻人:“师傅危在旦夕,生命垂危,但还有生命迹象,要是再晚来一个时辰,那可完了……还好!还好!”年轻人一听,连声道谢。

   说时迟那时快,二祖母随即指使三祖母带上几个家丁,火速赶往河洞崖壁采药。家丁们攀岩爬壁,宛如神猴,很快采下还魂草、野山参等草药,又火速送到家里,祖母争分夺秒为病人熬药。

   不到一刻钟,神药煎好了,在徒弟的配合下,二祖母给那老师傅灌下药。没多久,只听那老人微微咳嗽了两声,也咳了点药水出来,但却微微睁开了眼——苏醒了。大家看状,十分高兴,却不敢大声叫吼,怕吵师傅,只在心里暗暗欣喜。那年轻人双手扶住老师傅,口中却连声道谢!

   祖母见状,也面容舒展,回答道:“哪里!哪里!此是你二人与我燕家的缘分。”

   随后,祖母又安排家人做饭、做菜招待两个客人。

   饭后,天色已晚。祖母看那老师傅病情严重,就安排二人在家里住下,并对徒弟说:“你师傅身体不好,需多休息几天。”那徒弟见祖母如此热情与诚意,也不谢绝,就按祖母的安排住了下来。

   几天了过去,那老师傅的病基本痊愈,能下床行走,二人提出要走。祖母见状,也不再三挽留,又备上一副草药让他们带走。离开时,那师徒二人千恩万谢拜别了祖母及燕家老少。

四、风水大师感恩回报

   第二年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一天,艳阳高照,和风送暖,那一老一少两位道人又重返了屯山,他们到山上探究了一圈后,趁着春光下了山,来到燕祖母(二祖母)家。

   祖母一看那两位故人来了,也是热情招呼,请坐歇歇。那二人也不忘救恩,一边叙旧,一边道谢!

   饭后,两位客人又一次被二祖母的友善好客所感动了。方才说出他们从事风水研究的,他们花多年的时间,从太祖山寻龙到此。有道曰:“但凡两水交汇处,则有立穴(安葬宝地)之宝地。”千里来龙,来到这里正是两河相会,就推断出此屯山为结穴之山。为找到结穴处又花多年时间,真是:“三年寻龙,十年点穴。”

半晌,师傅说:“燕家乃是燕国之后裔,富而不炫、强而不霸、有德有行、爱朋敬友。”徒弟又说:“对啊!去年,尊家燕家祖母又是我师父的救命恩人。如今,我们寻得这一宝地,本是可将宝地卖些银两,供我师徒享用。不过,我与师傅来到贵地,要是没有祖母的劳救,恐怕师傅性命难保啊!所以,这种宝地分文不收指送给主家,这方圆百里,也怕只有燕家能够享用了!”

   祖母听其言,观其行,想必也真诚实意,不忘感恩之好人,变大谢了他们的诚礼,连声道:“诚谢!诚谢!”

   之后,那师徒二人便带二祖母前去屯山指明了宝地位置。师傅对祖母说:“这是难有的龙脉地穴,保住秘密不得外传,今后你们找人立向即可用之。”

   二祖母再三感谢,又请得二位风水大师到家一坐,热情招待。

五、宝地解密

   后来,二祖母把两位大师在屯山找到宝穴与赠送之事告诉了家人。并把这宝穴地点指点交待给家人,便于以后给老人用。三代祖母知道此事后,把二代老祖母叫到一旁,说明插蒿枝与调换蒿枝之事,原来真正宝穴地点不是大师指明之地,乃是在上面一屯地里,是当年她亲手换了蒿枝作了记号的地方。二祖母听了,夸赞三代祖母聪明过人。不过,今后为人处世不能投机取巧,要真诚待人,以德化人。三祖母听了二祖母的教诲后,也表惭愧,深知有错,决心一改前非,像二祖母一样,做一个德行高尚的人。
六、为宝穴买地

   屯山宝穴虽是宝中之宝,不过它当时乃是陈家的耕地。先祖们经过商定,决定去购买陈家的那屯土。后经陈家商量后,他家觉得此地是山坡土地,土壤贫瘠,不产粮食。没有多大作用,既然有人要买就卖吧!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卖出那屯土。

   后来经过燕、陈两家商定,燕家用二十两银子购得屯山宝穴一片地,完善地契手续达成交易。

七、陈家悔契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陈家人听说屯山是安葬宝地,知道屯山那屯土是宝中之宝。意欲反悔,想退回银两收回那块地。于是,陈家人又找到先祖们闹事,先祖们不愿惹是生非,经家族中商议后同意退回那片地。但是,由于陈家迟迟没有筹足悔契银两。还地之事便一拖再拖。

八、暗度屯山

   次年,燕母二代祖母(蒋氏)因年高久病,不幸病故。祖母过世后,燕家先祖们确定把蒋氏祖母于那宝穴,悼念之后并着手准备安葬。陈家知道燕家欲将蒋氏祖母安葬于屯山,拒不同意,大力阻拦,经过几番交涉,陈家态度还是依然坚决。先祖们已想到不会轻易得到安葬,于是想出了个妙计。
   为了把蒋氏祖母安葬在屯山,先祖们就想出了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办法。蒋氏祖母下葬的那天,先祖们用真假棺材,一副真棺材(里面装有遗体),一副假棺材(里面没装遗体)。半夜鸡叫时,兵分两路向屯山前进。抬假棺材的一队人鸣炮,吹萨喇,声势浩大,陈家人见状,急忙派人到前面阻拦,随时擦看燕家这边动向,当看到抬棺材的那队人在下河的半坡上找不到路,来回转圈时,陈家误认为是燕家拖延时间等待时机硬闯过河去,也就牢牢把住了关卡。可是,他陈家万万没有想到,这时,我家另一支队伍已经抬着真棺材静悄悄地出发了,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绕行后山,已经到达了屯山上。随后,抬假棺材的一队又下坡到河里,把陈家人注意力吸引住,好让屯山上另一队人有时间进行安葬。此时,陈家人带上棍棒紧守在河对岸,排成人墙阻拦。而燕家抬假棺材的一队人假装棺材太重,故意在河里拖延,折腾几个小时也没有把棺材抬上岸去。陈家看到此情况觉得没必要下来阻止,两家人也因此没有发生冲突。
   第二天,天快亮了,双方还在河里对视僵持着,只听到屯山上炮声响起,抬假棺材的队伍知道蒋氏祖母的真棺材已安葬好了,就停止了行动。这时,陈家人才恍然大悟,明白在河里打转的是假棺材,真棺材已经下葬,可是为时已晚。

九、仙鹤升天

   又说在安葬蒋氏祖母时,先祖们请了位高明的阴阳先生到屯山来立向。在给蒋氏祖母安葬打井时,挖到深度差不多时,发现葬穴中央有一块土较硬,有些隆起,那先生要求还要挖一点,于是打井先祖就稍着力度向那土块铲去,突然,井内一股青烟冒出,一只仙鹤从锄头边腾空飞起,阴阳先生见状,急忙用撮箕把洞口封住,说还有一只仙鹤没有飞出。这时,另一名先祖见此情况,不明事由,气愤不已,上前一步要朝那阴阳挥拳,打井先祖急忙制止,只听那阴阳不停地说:“好人家!好人家!……”

   先祖们连忙说:“快作法!快作法!……”

   那阴阳先生忙叫先祖按住撮箕,开始作法,穴里仙鹤就没有飞起。先祖见状,又叫继续作法,那阴阳先生继续作了三道法,这时,又见一股白色祥云飘来,落入葬穴中,原来是那只腾飞的仙鹤返回来了!先祖们见状,高兴至极道:“好!好!好!好先生!”那先生连声应答道:“永发!永发!永世发!”

十、燕陈二姓一家亲

蒋氏祖母安葬后,陈家将此事告到了官府。官员们来到河洞,叫上陈家人在燕家大院处理此事。

   “你们燕家怎么占用陈家土地?还偷葬在陈家地盘?”一官员问其缘由。

   “这地原来是陈家的,但我燕家几年前花了二十银两从他家手里买过来了”先祖代表答道。

   官员又问陈家人:“这是怎么回事?”

  “以前卖地给燕家,后经和燕家协商,把地收回来,燕家同意了。”陈家说。

  “怎么退了还要偷葬?”官员又问燕家。

  “他们陈家只是提谈悔契约,还土地,可是迟迟没有准备好悔契银两,一拖再拖!这里有契约为证。”燕氏祖先代表回答。

   那官员看了契约后,又再次详情了解燕陈二家言谈,果真如此。

   于是,那官员说:“既然银两没有退还,就不叫退地成功。再说,如今先祖已经安葬,按民风习俗不许重新挖开。这样吧,为了不引发矛盾纠纷,也为了你们邻里能长远友好相处,我这里就给你们燕陈二家做个决断,是一个两全其美的调解方法:
    其一、恢复之前悔契约商定,屯山之地属燕家所有,陈家不再纠缠燕家;其二、陈家以后有需要帮助的大小事务,燕家要主动帮忙,当自已的事务办好;三、两家人组成燕陈两姓一家亲,不能敌视,有困难,互帮互助。”  

   经过官员调解,燕陈两家最终达成共识,两家人均同意此处理方法。当天,在官员的安排下有燕家做好饭菜,燕陈两家在燕家大院友好喝酒、握手言欢。

   从此,燕陈两家友好古今。

   后记:现把屯山流传记为文字,留给族中后人阅读,让这个故事永不停息代代相传下去。

根据清黔燕氏各支老人口传收集整理。

                   燕顺发 (搜集整理)

                   燕顺祥 燕宏阳(整理编缉)

                    二〇一八年正月十二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