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的历史之八《兴建下都武阳城》

    中华燕氏网 2009-2-26 1:15:41 燕飞整理


                                                       兴建下都武阳城


        营建燕下都 燕下都位于今易县城东南,战国时这一带属武阳邑,因此又名武阳城。武阳邑因居于武水之阳而得名,它始建于何时,史书没有确切记载,大约在春秋末期或战国初年。作为燕国政治经济中心和军备要地的下都,则是在燕昭王时期大规模兴建的。《水经注•易水》就说:“燕昭创之于前,(太)子丹踵之于后”。又说“燕昭王广延方士,不欲令诸侯之客伺隙燕邦,故修建下都,馆之南陲”。地方志书也多以为下都建于昭王,再修于太子丹。
        燕下都的修建是燕国为适应当时形势需要而采取的重大举措。燕国在西周时疆域宽广,国力雄厚。曾经一度称为“钜燕”,但在进入春秋、战国以后,它却北面受到戎狄的压迫,南方面临齐、晋或齐、赵的威胁,处于强国和戎、狄的夹缝之间,国势比较弱小。特别是在燕王哙的“禅让”导致国内大乱和齐国、中山的大举进犯之后,燕国的内忧外患更加严重。不仅齐、赵、中山对燕国构成了直接的威胁,秦国这时也频频东向出兵伐韩、侵赵,使燕国日益面临更具危险性的潜在威胁。燕国为了南防齐、赵的兼并和西御强秦的威胁,需要在靠近齐、赵边境和西依太行山的西南界修建军事、政治重镇,以应付可能来自东、南、西三面的威胁。因此扩建武阳城,营建燕下都就成为燕昭王的必然选择。 
        燕下都还具备了适宜的地理条件,它西依太行山脉,东临河北大平原,南有易水(即中易水的武水和南易水的鲍河),北有濡水(即北易水),自然条件优越,经济相对发达。它的西北至西南一线是山岳地带,高山峻岭绵延数十里,西北约40公里有紫荆关,西南约15公里有下关,是一道天然屏障。总之,这里进可攻,退可守,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地理位置的优越成为营建燕下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燕下都布局 燕下都遗址是从本世纪20年代末开始发掘的,经过考古工作者多年的发掘,其基本情况已经搞清,它包括有城池、宫殿、仓库、馆舍、手工业作坊、百工居地和贵族墓地等,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以下简要介绍有关情况。
         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约8公里,南北约4公里,是现在已知战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为一古河道隔开。东城是燕下都的主体,平面略呈方形,东西4.5公里,南北4公里。城墙宽约40米,夯筑,至今地面仍保留有部分残垣。城市东、北、西三面各发现城门一座。南垣外以中易水为天然城壕,东、西两垣外则有人工河道为城壕,距北城墙1000多米的北易水,也起着城壕的作用。东城中间有一条东西向的横隔墙和一条自西垣外古河道中引来的分为南、北两枝的古河道。古河道南枝以北,包括北城墙以外的大片地段,有众多的宫殿基址,是宫殿区。古河道北枝东端为蓄水池,即《水经注•易水》所称的“金台陂”。这条河道可能是为解决宫殿区内用水和布置风景的需要而修挖的。蓄水塘湖的湖径约260米。在横隔墙和东垣北段、北垣上,各有突出于城垣的建筑基址一座,当属保护宫殿区的防御措施。在古河道南枝以南直抵南城垣的10多个地点,发现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文化层,是居民区。
          西城平面略作方形。该城东西约3.5公里,南北约3.7公里,墙基宽亦40米左右,地面城垣保存较好,有的高达6.8米,宏伟壮观。该城北垣中部向外突出一块,俗称北斗城。城内堆积极少,可能是为军事防守需要而增建的附郭城。郭城本应是城的外围,原应建在城的四周,因燕下都南北为武水和濡水所限,不便于在南北扩建,所以在城西建郭城。
        宫室建筑。下都宫殿建筑,是以紧贴在横隔墙便于段南侧的武阳台为中心。在武阳台以北,1400余米中轴线上,依次有望景台、张公台、老姆台诸夯土台基,为主要的宫殿区。其中以武阳台最大,东西约140米,南北约110米,高约11米。外形分上下两层,说明原来的建筑物是分上下两层修建的。望景台东西约40米,南北约26米,残高3.5米。张公台长宽各约40米,高约12米,外形作四层阶梯状,上面的两层是汉以后加修的。在这4个中心台基之外,已于武阳台东北、东南和西南分别钻探出三个宫殿建筑群,各由一个大型主体建筑和若干较小的建筑组成,同武阳台组成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体。另外,建于武水之阳者,还有五华台(亦名侯台),其址在今易县城内西北隅;有黄金台,其址在易水东南约9公里,为燕昭王置金于台纳天下贤士的地方;有仙台,传说为燕昭王求仙处,又据出土瓦当所示,还有左宫、右宫及武库等建筑名称。
        仓库。在燕下都曾出土有“上党武库”铭文的韩国铜敦,“十四年武库”铭文的铜矛。下都有冶铜和兵器作坊,也应有“武库”。在这里出土的燕王剑、矛、戈等铜兵器,大约就是武库中的藏品。另外,出土多枚的燕明刀币,可能是“钱库”中的藏品。
        馆舍。燕昭王为招贤纳士,曾在城、郭之外修建了很多馆舍,这些馆舍多在燕下都城南。著名的有钓台、金台、小金台、三公台等。三公台,传说为乐毅、邹衍、剧辛的居所。金台、小金台、阑马台遗址的情况,宋代的《太平御览》曾记载说:“并悉高大秀峙,相对翼然。台左右水流径通,长庑广宇,周流波浦。栋渚咸沦,柱础尚存,是基构可得而寻”。可见燕下都的馆舍遗址在宋代还相对完整。
        手工业作坊。燕国百工只有冶者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今据考古勘查,燕下都官办手工业作坊有冶铁、兵器、铸币、骨器、制陶等。这些手工业作坊,多分布在东城宫殿区西北到东南的弧线上。在这些遗址中出土的遗物有、犁、铧、镰、五齿耙等铁农具和锛、斧、凿、刀、锥、锤等铁工具;青铜剑、戈、矛、镞等兵器和铁制盔甲等;陶器有鬲、釜、豆、盂、尊、罐、壶等,以灰陶为主,但多有文字记载,表明是官手工业制品。
        居住区。东周末年,手工业、商业和农业都相当发达,当时的士、商、工、农四民,有的就居于城郭之内。燕国的官吏、百工,寓居都城之内。从考古得知,除东城内有居民区外,今高陌村北也是一大型居民区,面积约4万平方米,固安城鼓楼台一带,居民稠密,发现废弃的水井40眼,东周至汉代的遗物颇多。在城内居住区除出土的陶器用品外,还出土有建筑陶器板瓦、筒瓦、瓦当,这里的居室可能是瓦屋,大约是官吏的住区。
        贵族墓地。东城的西北隅有两个公室墓区。隔墙和古河道以北的叫虚粮冢墓区,《水经注•易水》称之谓“柏冢”,有13个高大的封土堆,由北向南分成四排。隔墙和古河道以南的叫九女台墓区,有10个封土堆,分成3排。据钻探,墓内有积炭、积蚌。从九女台墓区16号墓出土物看,有残存(已被盗掘)的陶a(形声字,左为“钅”边,右为“获”的右半)鼎,大牢九鼎一套,大牢七鼎二套,陶二套,八、四为组。鼎、之数合乎王制。这两个墓区的墓葬,每排当为一代燕王(或侯)及其王后与夫人的陵墓。这种陵墓区,以周制说叫做“公墓”,公墓设于城内是春秋的常制。燕下都陵墓区设于城内,说明还保存着古制。其他墓葬则大都在东、西城之外。1964年2月,文物工作者在中易水南岸周任村和定兴县落宝村发现墓葬群,经探查计有480座,大部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填土经过夯实,可能是官吏的墓地。
        燕下都的建筑布局规模宏大,自成系统,具有燕国政治、经济中心的恢宏气象,不失为燕王政治权力强大和燕国经济发展的标志。 燕下都的武备设施 燕下都不仅是燕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武备要地。今下都城东3.5公里有金台陈村的夯土台基,北3公里东茹堡也有,考古者推断为城外围的防卫哨所。在下都故城外的老姆台周围一带,发现陶井20余眼,台北积有大量马粪,乾隆《易水志》认为它是“燕王登殿检阅兵马处”。西城郭比较空旷,文物极少,西南角有一村至今名为“军营村”,当是兵马驻地。燕国在文公时期号称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车700乘,骑6000匹,燕易王时期,军事力量更有较大的发展,因此下都兴建后当有不少屯兵,上述的武备设施应与下都的屯兵有关。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