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燕国历史文化大事延续记

    中华燕氏网 2009-1-4 18:20:48 燕志平燕昭山


                                      北京燕国历史文化大事延续 
                                             (公元前865—1153)

燕惠侯元年(公元前865)是年,燕国历史始有纪年可考。

燕桓侯元年(前697)桓侯统治时期,迫于山戎侵逼,迁都易城(今河北省雄县境)。
燕襄公元年(657) 襄公统治时期,复迁都蓟城。

燕惠公六年(前539)惠公欲诛大夫而立宠姬宋,诸大夫杀姬宋,惠公逃亡齐国。

燕惠公九年(前536)齐、晋伐燕,送归惠公。

燕文公六年(前356)文公会赵成侯于阿(今河北高阳北)。

燕易王十年(前323)燕公称王。

燕王哙三年(前318)燕王哙禅位于相国子之。

燕王哙六年(前315)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反,事败被杀。

燕王哙七年(前314)齐军破燕都,燕王哙与子之被杀。赵送归燕公子职,后立为王。

燕昭王元年(前311)昭王即位,厚招贤士,曾建黄金台,并改筑宫以师事郭隗,于是乐毅、邹衍、剧辛、苏秦分别自魏、齐、赵、周入燕。

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以乐毅为上将军,并率韩、赵、魏、秦楚五国之师伐齐,齐泯王出亡。燕师直入临淄,连下齐国珍宝尽数掠回蓟城,“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

燕王喜二十八年(前227)秦军临易水,燕太子丹使荆轲西入咸阳行刺秦王,不中被杀。

燕王喜二十九年(前226)秦军破蓟城,燕王喜奔辽东.后4年(燕王喜三十三年,前222),秦军取辽东,燕王喜被虏,国亡。秦在燕设广阳郡。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修筑万里长城.蓟城以北上谷、渔阳等郡内原有长城,重加修复。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燕人卢生等以古非今,导致“坑儒”之祸。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起义。派武臣略赵地。八月,武臣据赵地称王,派原上谷卒史韩广略燕地。九月,韩广率军至蓟城,自立为燕王。

汉高帝元年(前206)二月,西楚霸王项羽立臧荼为燕王,都蓟城.原燕王韩广改为辽东王,旋被臧荼杀害。

汉高帝五年(前202)七月,燕王臧荼叛汉,高帝亲征。九月,臧荼被俘,另立卢绾为燕王。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二月,卢绾反汉,改立皇子刘建为燕王,并调兵10余万往征,卢绾败退塞下,旋降匈奴。

汉高后七年(前181)九月,刘建卒,无后国除,改为燕郡。

汉高后八年(前180)九月,立东平侯吕通为燕王。十月,诸吕作乱,旋被平定.吕通被杀国除。

汉文帝元年(前179)十月,徙琅邪王刘泽为燕王。

汉元朔二年(前127)刘泽死后,传子刘嘉,刘嘉传子定国.定国与其父姬奸,并夺弟妻为姬。至是事发,定国自杀,国除,改燕郡。

汉元狩六年(前117)四月,立皇子刘旦为燕王.燕郡复改燕国。

汉元凤元年(前80)九月,刘旦谋反,事败,自经死,国除,改为广阳郡。

汉本始元年(前73)七月,更广阳郡为广阳国,立刘旦子刘建为王。

新皇帝始建国元年(公元9)改广阳国为广有郡。

东汉建武二年(26)三月,复广阳国,封皇叔刘良为王。

东汉建武三年(27)先是,上年,渔阳太守彭宠反。是年三月,涿郡太守张丰反,与彭宠连兵.彭宠占据蓟城,自立为燕王。

东汉建武五年(29)二月,彭宠被奴隶子密等所杀,其子彭午被立为王.国师韩利斩彭午,降汉。三月,徙广阳王刘良为赵王,始就国。

东汉建武十三年(37)省广阳国属上谷郡。

东汉广元八年(96)九月,复置广阳郡,治蓟城。

东汉初平三年(192)著名学者卢植卒。

魏黄初四年(223)改广阳郡为燕郡。

魏太和六年(232)二月,改燕郡为燕国,封皇叔曹宇为王。

魏嘉平二年(250)镇北将军刘靖命军士修戾陵遏,开车箱渠。

魏景元三年(262)遣樊晨重修戾陵遏。

晋秦始元年(265)十二月,封皇弟司马机为燕王。

晋咸宁四年(278)卢植之孙,著名学者卢钦卒。

晋元康五年(295)六月,高梁河大水,坏戾陵遏.刘靖之子、宁朔将军命士卒修复。

晋永康元年(300)四月,张华为赵王伦所杀。

晋永嘉五年(311)七月,大司马,幽刺史王浚在幽州承制假立皇太子,图谋帝位。著名学者霍原因反对王浚被杀。

晋建兴二年(314)三月,羯族首领石勒至蓟,纵兵焚掠,并擒王浚,后解往襄国(今河北刑台)杀之。

后赵元年(319)十一月,石勒于襄国称赵王,是为后赵,其政区共24郡,包括晋幽州所属渔阳、范阳、燕国等。后改燕国为燕郡,治蓟城。

后赵太宁元年(349)四月,东晋穆帝遣使,拜鲜卑首领慕容俊为幽、平二州牧、大将军、大单于,封燕王。时幽蓟仍在后赵控制下。

前燕二年(350)二月,慕容俊乘后赵内乱,自龙城(今辽宁朝阳)分兵三路南伐。三月,攻陷蓟城,以之为前燕国都,修建太庙,宫殿,并沿用燕昭王碣石宫旧名。

前燕元玺元年(352)十一月,慕容俊正式称皇帝,都蓟城,国号大燕,建元元玺。十一月,慕容俊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境内)。

前秦建元六年(370)十一月,前秦符坚灭前燕,尽并幽州之地。

后燕燕元二年(385)正月,后燕带方王佐与宁朔将军平规共攻蓟城。二月,前秦幽州刺史王永败退,王佐进据蓟城。

北魏皇始二年(397)三月,后燕慕容宝弃中山,北趋龙城.北魏占据蓟城。

北魏太和十年(486)著名学者平恒卒。

北魏太和十三年(489)造石雕佛像于蓟城西北(今海淀温泉西车儿营)。

北魏正光二年(521)裴延俊任幽州刺史,修复戾陵遏、督亢渠,并命主薄郦恽修学校。

北魏孝昌三年(527)十月,北魏尚书令雍州刺史萧宝寅反,杀郦道元。

北魏普泰元年(531)二月,北魏幽州刺史刘灵助自号燕王,起兵于蓟。三月,刘灵助进军至博陵、安国城(今河北国东南),为北魏督侯渊破杀。六月,高欢起兵于冀州信都(今河北冀县),后据蓟城。

北齐天保六年(555)发民夫一百八十万人筑长城,自幽州夏口(今居庸关附近),西至恒州(今山西大同东北)。

北周建德六年(577)正月,北周灭北齐,占领蓟城。二月,置总管府于幽州。北周大象元年(579)修复长城,西起雁门,东至碣石。

隋仁寿二年(602)三月,建塔于幽州宏业寺(今天宁寺),以安放佛舍利。

隋大业三年(607)四月,改幽州为涿郡。

隋大业四年(608)正月,命开永济渠(亦称御河).又连接卫河通桑干河(今北京城南凉水河),北至涿郡。

是年,修筑长城.

隋大业五年(609)阎毗兼任卫长史,在幽州蓟县营建临朔宫 (今北京大兴境内),并受命督修长城,开永济渠。

隋大业七年(611)二月,隋炀帝乘龙舟自江都出发,渡河入永济渠,经50多天到达涿郡.同月,下诏征高丽,总征天下兵。

隋大业八年(612)正月,隋军分兵24路,自涿郡向平壤进发.其明年后年,又先后派兵远征高丽,均告失败。七月,隋炀帝离开涿郡,回返东都洛阳。

隋义宁元年(617)虎贲郎将罗艺起兵据涿郡,自称幽州总管。

唐武德元年(618)五月,唐王李渊即皇帝位于长安.改涿郡为幽州,置总管府。

唐武德二年(619)九月,封罗艺为燕郡王,赐姓李。

唐五德五年(622)修建慧聚寺(明代重修改名戒台寺)于幽州城西马鞍山下。

唐贞观元年(627)正月,燕郡王李艺(罗艺)反,逃奔突厥,为左右所杀。

唐贞观十八年(644)十一月,将征高丽,大军集于幽州。

唐贞观十九年(645)四月,唐太宗誓师于幽州城南,前往辽东。十一月,太宗自辽东班师,至幽州城南,大飨军士。是岁,诏修悯忠寺(今法源寺),以悼阵亡将士。

唐天宝元年(742)改幽州为范阳郡,更幽州节度使为范阳节度使。

唐天宝三年(744)三月,以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兼范阳节度使。

唐天宝十一年(752)十月,李白抵幽州,写有《出自蓟北门行》、《北风行》。是时,高适曾两度出塞,过燕蓟,写有《燕歌行》、《蓟中行》等诗。

唐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反。

唐至德二年(757)正月,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二月,安庆绪以史思明为范阳节度使。十二月,史思明反安庆绪于范阳。

唐乾元二年(759)四月,史思明称帝,国号燕,建元顺天,改范阳为燕京.逾二年,为子史朝义所杀。

唐广德元年(763)正月,唐军败史朝义于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朝义奔广阳(今北京密云),广阳不受,自缢死.安史之乱结束。

唐会昌三年(843)著名诗人贾岛卒。

后梁乾化元年(911)八月,刘守光在幽州称帝,国号大燕,改元应天。

后梁乾化三年(913)十一月,晋王李存勖拔幽州,刘守光出逃,后被擒。

后晋天福元年(936)五月,并州守将石敬瑭反叛后唐,求援于契丹。十一月,许割幽、蓟等16州予契丹,岁纳帛30万匹,契丹主耶律德光立石敬瑭为"大晋皇帝"。石敬瑭与契丹连兵南下,幽州守将赵德钧父子降。

契丹会同元年(938)十一月,晋遣使向契丹献燕、蓟等16州并国籍.诏以幽燕为南京(又称燕京),府曰幽都。

契丹会同三年(940)四月,太宗至南京,在元和殿举行入阁礼;在昭庆殿宴南京群臣;并接见晋国及回鹘来使。五月,阅骑兵于南郊。六月,阅步卒于南郊。十二月,诏南京皇城西南堞建凉殿。

契丹会同六年(943)十二月,太宗至南京,议伐晋。

契丹会同七年(944)十二月,契丹兵南下伐晋。是岁,改南京宝刹寺为驻跸寺。

契丹会同十一年(945)四月,契丹败还南京。

契丹会同九年(946)八月,太宗自将南伐.战数月,后晋亡。

辽天禄四年(950)是岁,大悯忠寺阁灾。

辽应历五年(955)是岁,即大悯忠寺故基省为两层。

辽应历六年(956)应历年间,大修云居寺,保护石板经.是岁,王正撰《重修模阳白带山去居寺碑》,谓"寺不坏于平地,经不坠于东峰"。

辽应历十一年(961)八月,建仰山寺。

辽保宁八年(976)六月,辽南京留守高勋奏请垦荒种稻,景宗疑有异志,未准.此后.南京地区长期禁种水稻,以便军行。十二月,诏南京复礼部贡院.保宁中,扩建大延寿寺(在悯忠寺之东),穷极伟丽。

辽乾亨元年(979) 六月,宋太宗率军至幽州城南,驻宝光寺。七月,宋军与辽军战于高梁河,败绩,宋太宗公以身更多免,翌日乘驴车南逃。

契丹统和八年(990)是岁,建大悯忠寺释迦太子之殿。

契丹统和十三年(995)正月,圣宗至南京延芳淀(今通县境内),下令诸道劝农。九月,以南京太学生员浸多,特赐水碓庄一区。

契丹统和十四年(996)是岁,薛海鞋默定三之子鲁定君来南京,建寺于南郊,即牛街清真寺。

契丹统和十五年(997)悯忠寺僧智光为《龙龛手鉴》作序。

契丹统和二十二年(1004)是岁,建法宝寺(在延寿寺南。

契丹统和二十四年(1006)八月,改南京各宫门名称,宣教门为元和门,外三门为南端门,左掖门为厅春门,右掖门为千秋门。

契丹开泰元年(1012)十一月,改幽都府为析津府。

契丹开泰六年(1017)是岁,改至寿寺为开泰寺。

契丹太平二年(1022)六月,命于悯忠寺建道场百日,追悼宋真宗.真宗本年二月卒。

契丹太平五年(1205)十一月,于南京求进士,得72人,命赋诗,第其工拙。

辽圣宗太平十年(1030)是风,南京试举人,以<一箭三鹰>为赋题.重修仙露寺。

契丹重熙十二年(1043)<契丹大藏经>刻成,凡500余卷,在南京刊行。

契丹清宁二年(1056)是岁,大悯忠寺阁摧于地震,诏趣完成。

契丹清宁五年(1059)秦越大长公主舍宅建寺,诏以"大昊天寺"为额,额与碑皆道宗御书。

辽清宁八年(1062)是岁,建竹林寺。

辽咸雍四年(1068)三月,诏南京除军行之地,许民种稻。

辽大康九年(1083)是岁,重修宝塔寺。

辽大康十年(1084)正月,复建南京奉福寺塔(在今白云观西南,后改名广恩寺,地名栗园)。

辽天庆元年(1111)十二月,宋童贯使辽,至卢沟河,燕人马植求见.童贯携马植归来,植献联金之策.图燕之议自此始。

辽天庆七年(1117)云居寺东南塔(压经塔)建成。

辽保大元年(1121)九月,迫于金军威胁,犬祚帝逃至南京。

辽保大二年(1122)正月,金人克中京,逼燕山,天祚帝自居庸关出逃。三月,辽宰相李处温、张琳与诸大臣耶律大石、左企弓等拥燕京留守耶律淳为帝。六月,耶律淳卒,葬山。十月,宋师攻燕京,不克。十二月,金军陷燕京。

宋宣和五年(1123)正月,宋遣使与金议还燕京,金以宋灭辽无功,不允。三月,议定宋对金岁输银绢各20万两、匹,又别输燕京代税100万两贯,金交割地于宋。四月,金兵尽掠燕之职官、富民、金帛子女而去。

宋宣和七年(1125)十月,金分兵南侵,以宗望为南京路都统,主攻燕京。十二月,燕山府陷于金。

金天会五年(1127)五月,宋微宗被押至燕京,住鼻祖庆寺。七月,宋钦宗被押至燕京,住悯忠寺。九月,微、钦二帝自燕京迁押中京。

金天会七年(1129)是岁,建海去禅寺(寺名乃大定二年世宗所赐)。

金天会十四年(1136)是岁,修建建福院.立十方义济道院石碑。

金天眷二年(1139)六年,金熙宗命试举人于燕京。

金天德三年(1151)三月,海陵王诏广燕京,建宫室。四月,诏迁都燕京。

金天德四年(1152)冬,燕京新宫成。

金贞元元年(1153)三月,海凌王至燕京,以迁都诏中外,改燕京为中都,府曰大兴。十一月,瑶池殿成。


分享按钮